戌狗:思想家
思想家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祖上原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政治变乱,举家迁到了鲁国,寄人篱下,家
孔子生长的春秋时期,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剧烈变动时期,他赞美西周的制度,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社会物序状态,常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表示一旦自己掌权,将会朝这信方向努力;他把当时礼坏乐崩,诸侯争霸的现象看成是“天下无道”的象征加以抨击,要求克已复礼,这和当时社会发展大势是不一致的,但这并不表明孔子的思想落后,倒退,因为他念念不忘的“周礼”,并不完全是旧时代的东西,其中夹杂了许多他设想的新成份,如举贤荐能、仁者爱人、三纲五常等思想,都是在奴隶社会的占躯壳下发育起来的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道德准则。”
孔子一生最大的贡献还是在教育方面,他广招门徒,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而且个人献身教育数十年,相传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门徒,他们出身于不同的诸侯国和不同的社会阶层,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广泛地传播了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的经验,直到今天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几乎成了教育者世代勉励自己和他人的格言,所以他当之无愧地被历代的人尊奉为“至圣先师”,他创立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世学者的发展,也成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至今仍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中国人。
黄宗羲(1610年—1695年)
黄宗羲,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父黄尊素为“东林名士”,被魏忠贤陷害,他爱遗命问学于刘宗周。19岁入都讼冤,以铁锥毙死仇人,领导“复社”成员坚持了反宦官权贵的斗争,几遭残杀。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进行武装抵抗,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学问涉及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无不研究,史学上的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的风气。在哲学上,反对宋儒“理气在先”之说,认为“理”不是实体,只是“气”中的条理和秩序。对“测度想象,求见本体,只在知识上立家当,以为良知。”揭露了君主一人私有天下产业的罪状,作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胆结论。主要著作有《宋元学案》。